爱尚小说网 > 承明之治 > 第95章 对吐蕃会议

第95章 对吐蕃会议


魏书玉不是傻子,在东宫也可谓是对东宫的夫妇二人有了不少的了解,乃至是更为先进的理念和思想。因此,和李承乾这类人打交道也就比魏征他们这些老人要顺心的多,做的也更合乎李承乾口味和情绪。
  郑丽婉轻抿茶水,开口道:“水清则无鱼,人察则无徒。律常在,令则行。人常在,世则杂。晨曦一日计,顺行莫若福。本宫念及父皇,言尽于此,顾忌殿下,止步于此。剩下的,望令尊且行且珍惜。”
  魏书玉虽然没能立马明白郑丽婉的话中深意与代指,但也知道郑丽婉这是救了魏征一次。
  魏书玉起身躬身道:“臣!拜谢太子妃殿下大恩!”
  魏书玉多少明白了点眉目,郑丽婉很贴心的在开头就给了提点。水清则无鱼,人察则无徒,这句话说的很清楚了。魏征有些不干净的地方,郑丽婉这么说明显是查过,乃至查到了。而后面的‘律常在,令则行。人常在,世则杂’指的是让魏征改一下对付二凤的癖性,这一套对李承乾不适用。最后一句话,很直白了,郑丽婉念及二凤这次替魏征瞒下来,会拦住李承乾,给魏征一个能够安享晚年的机会。
  至于说瞒住?这天底下只要李承乾铁了心想去知道一件事情,谁TM能瞒住?!如今的李承乾,早已不是过去的李承乾了。
  郑丽婉放下茶杯:“本宫给你三天假期,处理好这些琐事。皇宫哪里,本宫会向父皇谏言。”
  “是!劳烦殿下如此费心,臣定当谨记殿下今日之恩!”
  魏书玉离开后,郑丽婉拿过一旁桌上的两份奏案。上面有着红漆封条,都来自山东方面。
  “人无完人,事无尽善呐。”
  郑丽婉将两份奏案,直接扔入一旁的香炉内,看着两份奏案被焚烧殆尽,化为灰烬。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,只要肯下功夫和时间,总能查出一些东西。哪怕真的没有,也能‘捏造’一些!
  而且李承乾要的不是过程,不过是一个结果。结果是否真实,无关紧要,可以拿来用,拿来给人治罪,就足够了。
  郑丽婉缓缓转身,看向武媚娘:“可知为何本宫要保全魏征?”
  武媚娘沉思了一会儿,随即说道:“因为圣人、殿下、乃至是李家和大唐。”
  郑丽婉轻笑点头:“多少学到了一些东西,不枉本宫把你带在身边。”
  武媚娘屈膝道:“谢殿下培育之恩。”
  郑丽婉闲散的离去:“他日你若还能念及,才是真的感恩。”
  郑丽婉这句话,令武媚娘摸不着头脑。但武媚娘没有猜错,得益于一直以来跟随在郑丽婉身侧。郑丽婉行事,看似毫无道理和逻辑可寻,但归根结底都可以联立在李承乾、大唐双方身上。
  吐蕃,逻些城内,禄东赞经过星夜兼程,赶回王庭。当夜,禄东赞就迅速进入王宫,请见松赞干布,目的不需多说,就是有关和大唐开战的事情。
  “东赞,你这是怎么回事?!”
  松赞干布见到被人抬着担架送来的禄东赞,一脸震惊,连忙走下高位来到禄东赞身前。
  禄东赞一脸颓废摇头:“王上,臣无能啊!唐太子...当着大唐皇帝群臣众人的面,将我四名使者当场徒手虐杀啊!臣这条腿,也是他...踩废的。”
  松赞干布直接听懵了,徒手杀人?!还把禄东赞的一条腿的膝盖踩碎了!当着所有人的面?!不是,他也知道唐太子很NB,但这会不会太玄幻了?二凤呢?!二凤干啥去了?!
  松赞干布表情阴沉不定,大脑疯狂思考运转。唐太子的威名,可谓是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两次出塞,横扫向来以彪悍迅猛的草原部落百万之众!乃至,北上御敌反守为攻主动出击,一举瓦解东突厥。当初李靖亲率大军奔赴吐谷浑,一战定乾坤,天底下所有人都知道是李靖为了李承乾这个学生特地来的,那场战争,可谓是狠狠地让诸国明白何谓李靖军威!
  近些年,李承乾太出名了,凡是率军出征,无有不利,如有神助一般。如今,李承乾当着所有人的面,和吐蕃这么较量。说白了,吐蕃也上了李承乾的黑名单了。
  “东赞,你以为...唐太子是何居心?”
  “不敢欺瞒王上,唐太子来者不善呐!”
  “那么,东赞以为,我们应该如何应对?”
  禄东赞果断道:“按兵不动,做好准备!王上,此次危机非同小可。土谷浑、东突厥就是前车之鉴,我们万万不能掉以轻心!恕臣无礼...唐太子之用兵,您认为...我们吐蕃是他的对手吗?”
  松赞干布迟疑了一会儿,随即摇头回道:“...李靖一人便是我等大敌,何况李靖的得意门生唐太子?”
  禄东赞点头:“王上,您有此正视之心,臣也就安心了。唐太子之用兵,虽堪称神迹。但...他的身份,就意味着他无法真正调动整个大唐!”
  松赞干布顿时明悟:“东赞的意思是...唐皇必然心疑?”

  “不错。唐皇必然不会给唐太子多少权力和兵力,只要咱们能够趁此机会。率先示弱,后埋伏重兵,找机会一网打尽!那么,此战我吐蕃不战而胜!”
  “...嗯,那便如东赞所言。示敌以弱,围而歼之!”
  “倘若能以此擒住唐太子,我吐蕃东出大业,可就近在咫尺了!”
  “嗯...风险虽大,但收益也诱人。东赞先休养一段时间,择日我们详细商议。”
  而与此同时,两仪殿内,二凤也召开了针对吐蕃的战略会议。没错,眼下联军已然形成,共讨吐蕃已然成为定局,那大唐这个主导国,就需要拿出一个方案来,调和各国部队的方向,避免产生摩擦和矛盾。
  此次,大唐诸位将领俱在,东宫方面薛仁贵和李恪以及五军将军与都督们,拢共三十二人俱在。李承乾一如既往,拿着指挥棒伫立在临时构筑的吐蕃与大唐边境沙盘地图前。而其余将领,则是纷纷挤在沙盘地图附近。
  李承乾手中的指挥棒指了指松州、茂州、益州、雅州四处,开口道:“此次,我军主要目的乃是牵扯吐蕃主力部队。孤的意思,是构筑以益州为中心的四州防御线。”
  “益州、茂州有着天然河流优势。松州背靠大江河,雅州又无天险可依。因此,此次唐军作战的主要作战力量,集中在益州与雅州。”
  张俭疑惑道:“殿下,这是何意啊?您也说松州背靠大江河,乃是背水死战之地,雅州毫无天险可依,为何还要集中主力于益州和茂州啊?”
  李承乾敲了敲指挥棒,转而指向大江:“大江河贯穿松州、茂州、益州三地,于雅州之后。”
  薛仁贵恍然大悟:“殿下的意思是...”
  李承乾依旧没有回话,继续说道:“其一:吐蕃连年战争,国内战争承受能力削弱,若是再给予他经济封锁以及打击,必然致使经济进一步下滑,乃至影响其战争后勤。其二:其体制权力分散,加之目前僧人和细作笼络的吐蕃境内百姓、权贵可用之,引起其国内自发紊乱。其三:吐蕃外交情况恶劣,早已成为众矢之的,若是运用得当,必然引起多方围攻局面。其四:宗教治理疏忽,一昧依靠佛教约束百姓,那么...要论其对佛教这把刀的运用,我大唐如今可是列国的祖宗。其五:吐蕃的高原气候,不利于我军深入作战,既如此可致使其四分五裂,乱如一锅粥,彻底瓦解这个足以威胁我大唐西部的势力国度。”
  李承乾淡然道:“一至四,皆已用之。其五,方为此次大唐与吐蕃之战的目标。合弱制强、横强抑弱。晋阳炮,调配于茂州、益州二地。”
  柴绍还是不解道:“殿下,臣愚钝。如此,我军构筑的防线,两侧不就十分脆弱了吗?按理说,两侧强方才能够形成两侧合围之势,不是吗?”
  李承乾依旧没有回应,淡然的举起指挥棒,指向吐蕃境内的柏海。
  “此次,以昆仑山脉、柏海、积石山、黄河为界,划入陇右道,是我军此次的首要目的。”
  李承乾随即看向薛仁贵、李恪以及东宫各个将军与都督们:“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?”
  太子内率军府右率将军宣永寿说道:“殿下,末将斗胆有一建议。”
  李承乾点头,把自己手中的指挥棒递给他:“说。”
  宣永寿指向地图上的吐蕃境内金川:“击溃吐蕃来犯之敌,我军直接涌入其境内,以金川为掩护,以晋阳炮、远程弓弩为主要反击力量,铁蒺藜为辅,最大化拖延、重创吐蕃可战之力。”
  太子卫率军府左将军夏玉成说道:“若是抵达金川构筑新的防线,加之如今的战力,吐蕃兵力不足三十万,就休想越过金川一步。”
  太子司御府军右副率华寻冬点头:“以金川构筑三点防线,保证后勤的前提下,的确是可以给吐蕃很大的精神压力。乃至,有益于助长诸国联军士气。”
  薛仁贵说道:“可...三点防御部署,兵力需求怕是...”
  顿时,东宫一众纷纷看向李承乾和二凤父子俩了。二凤也看出来了,东宫方面有方案了,但目前能够最大化优势的方案,需要更多的兵力需求。而这,就要看二凤的态度了。
  二凤瞥了一眼身旁的李承乾,李承乾一只手搭在沙盘边缘,不断敲击仿佛在思索什么。见此,二凤扫了一眼两侧众人。老人们一脸懵逼和不解外带思索之色,而东宫方面则是等候答复。
  “咚——兵力照旧。”
  二凤刚打算开口,不料李承乾一敲沙盘桌面,开口说道。
  李承乾看向太子清道军府:“清道军府听令。”
  “末将在!!”
  司空飞翼、谷伟诚、华千风、杨孤曼、公山北斗、候昆鹏齐齐抱拳。
  “雅州交给你们,孤不要伤亡汇报。孤,只要雅州无恙。”
  “末将谨遵军令!!!血不流干!!死战不退!!!”
  李承乾再次看向沙盘,目光逐渐锐利起来,那逼人的寒芒着实令人头皮发麻。
  “吐蕃之地,位处高寒。令诸国稍后,吐蕃攻势被破,方可进军。”


  (https://www.23xsww.net/book/49273/49273295/36363541.html)


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:www.23xsw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23xsw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