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尚小说网 > 古代药膳手札 > 第13章 桂花焐熟藕

第13章 桂花焐熟藕


晏桑枝让麦冬麦芽回来,腾地给他们一家三口商量,与其一日拖一日,不如快刀斩乱麻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确实没有商量多久,阿春便过来说:“小娘子,能先帮我们问问阿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自是可以,你们跟我一道过去,到时在外头等,”晏桑枝点头,“若是阿婆愿意,那再进去看看屋子里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说完将目光放在麦芽身上,这路不熟,真不知道往哪里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麦芽,你带着我们去一趟阿花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去阿花家,”麦芽不明所以,却还是答应下来,“好啊,可是阿花很忙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问点事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行人往外头走去,阿花家住在东城巷很偏的角落里,独门独巷,高墙板门。

        麦芽没有敲门,而是绕到墙边上,那里有个小洞,对着里头大喊:“阿花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来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阿花大部分做活都在墙边,生怕麦芽过来找她,自己却没听见。

        门很快被打开,阿花弯起的眼,在看见门口这么多人时,立马垂下,只去看麦芽,小声道:“这是做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阿姐说,想跟阿婆说些事情,”麦芽去挽她的手,凑进在阿花耳边说:“他们是想花银钱住你家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真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阿花听闻后又鼓起勇气看了一眼他们,瞧着都面善,这事她可做不了主,对晏桑枝道:“阿栀姐,你们先进来吧,我去请阿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的阿婆今年虽才到知天命的年纪,头发早白了,背佝偻,坐在院子里挑拣豆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听到阿花说的,撑在桌子边缘颤颤巍巍起来,嘴里道:“阿栀来了,我去拿点炸小鱼过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是很久以前晏桑枝爱吃的东西,她赶紧走了几步上前搀扶阿婆,摇摇头,“阿婆,我今日不吃,下次来时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吃着呢,下次来我现做与你吃。阿栀,你说他们几个想住我家这里?”

        李阿婆眼睛有点糊涂了,可看人还是准的,这三人都面善,不像会做恶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想找人住很久了,人老了就喜欢热闹,家里只有她和阿花,日子沉闷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对,阿婆,他们想找屋子,我便想到了你老人家。人还算不错,里面的阿叔是个木工,在我家里做活,若非他妻子生了病,之前住的院子不能静养,怕也不能挪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晏桑枝替他们解释,原本想先一个人进来说的,只是阿花让大家一道进去,也不好落了她的面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人老了,就想着有个伴。家里屋子多,不住要生虫,匀几间出来不成问题。只是先与你们说清楚,我人老了,觉少,起来得早,怕扰你们清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阿婆将丑话说在前头,“至于银钱,看着给吧,若没有,帮我做些活计也成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也觉少,不怕被扰,力气也大,做活计不成问题。阿婆若是成的话,明日我们便想搬来。银钱我与你老人家细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阿春打量过这房子,大且安静,站在这里也听不到隔壁的声响,院墙高大,不用担忧有贼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这霞子我欢喜,搬来好,我和阿花缺几个人作伴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人老了,便贪热闹,李阿婆笑得合不拢嘴。

        曹木工和曹氏放下心来,要帮忙把屋子给收拾出来,阿婆便带他们一家去看。

        麦芽看他们进去,悄悄问阿花,“你喜欢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要是她的话,家里多几个生人,总是有些不习惯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阿花没有摇头,她扭着身上的衣裳,很小声地告诉麦芽,“他们与我爹娘有些像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哦,我还没遇见过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没遇见过长得像她爹娘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麦冬拍拍她们两个的脑袋,一副做大哥的模样,掏出两粒糖,一人一颗,“别说这些,吃颗糖,我们看他们收拾屋子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得了糖,小孩便欢喜起来,手拉手兴冲冲跟上,晏桑枝慢悠悠跟在后面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切事毕,阿春他们先回去收拾东西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姐弟从李家出来后,麦芽还在笑,手里握着两条煎小鱼,含糊不清地道:“阿姐,下次能做点好吃的吗,我也想带些东西给阿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,麦冬你有想要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麦冬老是不怎么说话,晏桑枝有时候会忽略他的想法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阿姐你上次说教我们认字,可是你忘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晏桑枝一拍脑门,她真给忘了,郑重道:“阿姐回去就教你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回到家中天色尚早,她赶紧把之前的纸笔翻找出来,坐在院子里,在麦冬聚精会神地注视下,于纸上写下他们的名字。认什么字都不如从认识自己的名字开始好。

        麦冬、麦芽。

        指着那字教他们认,“这读麦芽,麦芽可当粮也可当药,性甘甜,阿爹取时就盼你日后甜蜜富贵呢。麦冬的话,取自药材,又叫麦门冬,能治不少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麦冬摩挲着自己的名字,忽然发问,“那阿姐的名字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桑枝听起来跟他们的不太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桑枝也是药材,只不过我那时生下来后,院里的桑树开得正好,就给取了这个名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晏桑枝感慨,后来桑树死了,晏家就没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无意在这上头多说,让他们先认认自己的名字,晚点再学着写。

        秋日的天黑得格外快,巷里人家的灯笼高挂,炊烟缕缕升起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晏家没有生火做饭,晏桑枝让他们收起纸笔,提起今日赚的那一兜铜板,在他们耳边晃了晃,说道:“今日赚了些银钱,我们出去外面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阿姐,吃什么去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吃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之前教桂婶做藕粥的时候就馋了,一直忍到现在脾胃好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知道哪里的藕好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麦冬放下纸笔回她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说的做藕好吃的地方在东城巷巷口的角落里,靠墙的地方摆了个红泥小炉子,底下的火光微弱,上头咕嘟咕嘟冒着香甜气。

        婆婆做了二十年的桂花焐熟藕,莲藕嫩时洗净,里头塞满糯米,一定要放很多的糖桂花,香得扑鼻,甜腻腻的才成,转小火慢慢熬煮。

        夹出来的糖藕颜色暗红好看,切开后再淋上锅里的糖汁,馋得姐弟三人赶紧夹了一块,趁热才好吃。

        藕软却不烂,桂香入味,糯米煮到米粒全黏糊挨在一起,吸足甜味,咬到嘴里才美。焐的藕不能太甜,吃着要腻味。

        晏桑枝嚼得慢,越嚼嘴里越香,也不急着吃完,一口口慢慢品。

        到夜里睡觉时,梦里都是藕的甜腻。

        另一边,浅水镇。

        谢行安正在看账簿,所收的药材全部列账在册,即日便可回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翻看完后,捏着眉心,哪怕最近没再做梦,可也总睡不安稳。

        门外传来急切的脚步声,他让空青请人进来,谢七进门时手里还拿着封信,匆匆道:“郎君,这是成县上谢家医馆送来的信,急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行安接过,拆开信件,信上的内容很简短:成县已有百人染风疹,仅四日便有五六人死亡。县令已将城门关闭,然县中缺药,民惶恐,染疾者愈多。

        风疹,他看着这两个字沉思,抬头问谢七,“我记得青蒿是你去收的,收了多少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此药收得不多,只有数十斤。浅水镇要价比江淮高不少,我便没有全拿下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七如实回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谢行安手撑在桌子上,挺直脊背,语气略重,“你等会儿将收拣好的全给挑出来,现下去将蔡商请来,只说有事相商,他会来的。请来后你便去备几艘大船,不回江淮,先去成县,那里突发风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七应下,他说:“只怕蔡商坐地起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先请他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行安没有再说,摆手让他赶紧去。

        空青在一边比划,他耳聋,只能模糊听到一点声音。也不会说话,眼睛甚好,能读懂唇语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原是谢行安在街上捡的孤儿,发热后导致的耳聋,那时已治不好了,谢行安便教他读唇语,认字写字,还给取了空青这个名字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空青主治青盲,耳聋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划了一会儿,空青掏出纸笔写下,郎君,风疹染人,不如让我去成县?

        谢行安摇头,“行医怕病惜命,那称不上医者,无需再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虽然行事懒散,可在治病上从来不含糊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说话的间隙,蔡商挺着个肚子,跨过门槛笑声渐起,声色洪亮,“不知谢贤侄找我何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谢七,给蔡公泡壶茶,要雀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行安起身,请蔡商坐到外面的茶室去,面色淡然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看来贤侄此次请我前来,必为大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蔡商顺势坐下,抚着胡子不动声色地说,连雀舌都上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倒也不算得大事,”谢行安没理会他的言外之意,捧过谢七递过来的茶盏,轻轻起盖,在浮气茶香中开口,“不知蔡公手里的青蒿今为几价?”

        蔡商一听这事,坐得稳当,也不急着开口,如今是谢行安有事求他,自然得拿乔,呷一口茶,咂了声,“这青蒿如今风头正盛,今时可不同往日,身价倍增,怎么也少说得翻三番。

        贤侄可别嫌价贵,正缺着呢。我与你父亲交情不错,你若要,我还得推了别人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成县的事到昨日才传出,风疹得需青蒿医,那地不产青蒿,浅水镇的可不就得涨价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哦,翻三番,”谢行安浅笑,笑得蔡商心里发毛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手捏着茶盖,划过茶盏发出清脆的响声,而后将茶盏放到一边,问道:“蔡公纵然不怕赔在手里,难道也不怕木秀于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贤侄可别烹缸于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笑话,他做事那么多年,又不是能被个小子恐吓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青蒿价贵于成县之事,浅水镇的药材商手里只有蔡公的青蒿最多,翻三番也有的是人要买。可蔡公你未曾想过,赚的人命钱,犹如走刀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行安说话不急不缓,一副为蔡商着想的模样,“你是赚足了钱,名声也赔尽了,到时旁的人家价卖的更高,只要假借你蔡公的名头便能赚得盆满钵满,功成身退。而蔡公你,等成县缓过来后,怕是难以立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又道:“更何况,蔡公你别忘了,浅水镇的药行可是受制于江淮药行的,江淮药行里的行头姓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到这,他笑了声,敲打着桌子,“可不姓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大可涨到百文或是一两,至于秋后算账,蔡公你可逃不过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明明谢行安也并未动怒,话语轻巧,却说得蔡商后背冷汗涔涔,他昨日被大家捧得太过,倒是全然忘了以后该如何自处。

        得罪行首谢家,江淮的药商最为见风使舵,根本不会有人再找他买药材,更何况旁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空青,拿扇子给蔡公扇扇,”谢行安冷眼瞧着他那惶措的模样。他最厌烦人命观天的事情,搞坐地起价,也不知道有没有命花那个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但若是蔡公把全部青蒿照价卖与我,等成县的事过后,当地的白前,我能保证你分得一杯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行商忌讳把人赶尽杀绝,他习惯打一棒子给个甜枣,好把人吊着往前跑。更何况蔡商的行事还没踩着他的底线,利欲熏心却尚有良知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商惶然点头,用袖子擦汗,连连保证,“我这就去将青蒿全给收好,供郎君你装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搭浆的我可不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定是一等一的好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蔡商拍着胸脯保证,出了门整个人扶着墙靠会儿,他是再不敢造次的,不然有他好果子吃。

        谢行安办成这事后,又请人过来商谈旁的药材,虽说是风疹,万一生了别的病症,再想拿药就没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    还去信到江淮,让谢十五带药材和人去成县,不够便到药行里叫大夫。

        忙活了半日,全部的事情妥帖安置好后,带着几艘药船驶出浅水镇。

        浅水镇到成县需得两个时辰,谢行安趁这个时辰补眠,临睡前吩咐谢七,“把皂荚和苍术先找出来,放到一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么多人染疾说明邪气重,浅水镇这段日子多雨,成县难免。在潮雨后生疾,便得先需用这两物烧烟驱邪辟疫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觉睡醒,船只便抵达成县的码头,城门紧闭,重兵把守,将士面色严肃庄重。

        四周寂静无声,仿佛能想象县内萧条。

        谢行安无所畏惧,上前交涉,为首的小吏打量了他一眼,生得模样不像是医者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这时候敢来成县的,他都心生敬意,更何况还带了几船的药材。不过得先禀告于县令,派的人回来说县令让他们进来,才行礼后喊道:“有大夫来成县救人,开城门!”

        城门大敞,谢七让人烧烟,烟气缭绕间,谢行安踏进了空荡的县城,衣袂飘飘。

        巷道无人,偶有兵士转悠,可紧闭的门窗后头,有不少人趴在那里看他们,神情冷漠。等人扛着一箱箱药材走到街上的时候,他们才惊觉,这条命大概有救了,声泪俱下。


  (https://www.23xsww.net/book/50818/50818033/30923822.html)


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:www.23xsw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23xsw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