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尚小说网 > 神话大汉,冠军兵圣 > 第143章 藏锋,回马枪【求票】

第143章 藏锋,回马枪【求票】


第143章  藏锋,回马枪【求票】

        九月末的长安已有了少许寒意,窗外微风徐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在中间的主位坐北朝南,下首两列是文武群臣。

        武职首席卫青,而后霍去病,李广,程不识。

        文官公孙弘,李蔡,御史番系,太常周平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文武两列之下,便是各家氏族之首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跟满朝文武都不陌生,李广等文武显耀,就出身这些氏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朕邀各位卿家,氏族共聚长安,除了观兵府落成之礼,另有事情要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皇帝说了开场白,话落即转入正题:“朕上个月发布了武功爵,诸位有何感想?”

        来了……各氏族之主暗忖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广出身的李氏家主李兆先表态:“我等氏族商议,皆愿拥护武功爵令,送家中子弟入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意思很明白,痛快掏钱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他各家也纷纷表态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当面,动心思推诿,根本没必要,所以都很直接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彻脸上看不出半点心绪变化,续道:“朕打算增加宗室子弟与尔等氏族联姻的数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次,几位氏族之主皆是心头一沉。

        宗室和他们这些氏族要增加联姻,初听似乎是好事,和宗室缔结姻亲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往深处品一品。

        对宗室,对大汉确实有很大好处,对氏族却未必。

        宗室和他们这些氏族的关系进一步加深,间接通过他们,加深了对各行各业,天下各郡县的掌控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对他们这些氏族的纯粹性,相对封闭的氏族内部,却是个很大的冲击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通过这种内部姻亲关系,将削弱世家大族,也是在削弱某些可能出现的隐患,进一步中央集权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位氏族之首,心思起落间,李氏之主李兆便要开口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情况,氏族的应对手段是拖延,他们内部将增加联姻,减少宗室对他们的冲击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就在这时,书房内忽然涌起一股低弱,但摄人心魄的声音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氏之主扭头看去,却见是霍去病所在位置,发出的声响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位冠军侯入殿后,坐在那不言不动,双目锋芒收敛,宛若假寐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此刻其体内,忽然传出龙吟虎啸般的声响,仔细听又像是兵锋交错的动静。

        声音低弱,但甫一响起,便满室森然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兆微凛,早不响晚不响,偏偏他要说话的时候声音骤起,明显有警告的意味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若不同意,霍去病绝不会在皇帝的书房释放兵锋。

        显然,这是皇帝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兆息了一息方道:“我等氏族,若有适龄男女后辈,能与宗室缔结姻亲,是光耀门楣之事,求之不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们不会一口拒绝,但也不会真心答应。

        上有对策,他们先应承下来,是这些氏族应对宗室的套路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李兆话音方落,皇帝身后的内侍董旭,靠前一步,将几卷竹简,分别摆在众氏族之首面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是朕让人拟的名单,各家家中适龄,适婚的子嗣都在其上,朕已择选了合适的宗室子弟,与尔等家中子嗣婚配。

        你们看看,这名单可有错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众家主展开竹简一看,心凉半截。

        却是那名单上所写,对他们家中子嗣,亲疏关系了如指掌。

        连有些家主在暗中养的外室有几个子嗣,姓甚名谁,年纪多大都一清二楚,无一错失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人看后凛然不已,自家的一举一动,都在皇帝的监控下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下马威,根本不容他们拒绝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的手段环环相扣,步步紧逼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彻眯眼打量这些氏族,眼神凝威。

        前有七国之乱,后有淮南动荡,让皇帝下定决心对天下的氏族,门阀,乃至宗室外封的诸侯,来一次大梳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眼前这些氏族之主的家中情况,正是密侦,也就是新成立的绣衣使者的功劳。

        要是按照这份名单上的记载来结亲,这些氏族,很难想象会被宗室渗透成什么样子。这远远超出了他们之前的猜测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位家主速度飞快的交换了个眼色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兆暗暗叫苦,又要由他负责开口说话,这是事先商量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就在这时,龙吟虎啸之声又起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兆扫了眼霍去病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一说话就威胁我,分毫不差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把名单都拿出来了,且愿意用宗室子弟换亲,还算公平,当面拒绝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兆一脸‘欣然’的道:“我等自是遵从陛下意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彻帝王心术,抽完了棍子要给甜枣吃:“你们几家消息灵通,当知冠军侯之前的提议,我大汉要扩充国境。

        我知尔等顾虑,以为打仗耗费必重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想法不够长远,若陷入长期交战,战况焦灼,深陷其中,后勤源源输出,确实消耗极大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若能一击溃敌,消耗将减弱到最低,随之而来的收获,土地,人口,都将转化为收益。

        尔等滋军用度,开辟了新的国境,朕便允你们遣人先去新地获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关于打仗,道理谁都懂,可战场瞬息万变,容不得稍有疏忽。

        汉看似强大,但真正交手,攻城略地,谁能保证必胜?

        念头起伏,几个家主下意识的看了眼武将首列的那两个身影。

        信心莫名的拔高了稍许,这两位似乎可以……毕竟以匈奴的强势,在卫青和霍去病手里也被击溃。
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在兵府开府,霍去病的表现被众人亲眼所见后,皇帝的话,也就格外有说服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若真大兴兵事,能控制好打仗的消耗比例,则多占土地,多拥人口,不仅会让军事上的纵深增加,安全性提高。

        物产丰饶,人口人才的储备,强国富民等方面,也都有好处。

        关键是能以最小的消耗,赚取最大的胜利果实,能不能做到这一点,至关重要。

        天色擦黑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干氏族之主从皇帝的书房出来,人人脸色平静,但心下激荡。

        刚才在书房里,是帝权和他们这些氏族阶层的一次交锋。

        结果很明显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氏族能传承绵延,自有其生存之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次来长安,情况他们之前已经隐约有预料,算不上最坏,皇帝还是留了余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去找董夫子商议商议,皇帝要兴兵,文臣必然当先反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也是几人事前就想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有所谋划,他们自然也有应对手段。

        董仲舒的地位,当世儒家第一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人乘车离开时,看见霍去病也在他们身后走出来,和卫青在宫门处分开,上了旁边的一辆銮驾辇车。

        公主的车架。

        屏娴公主一直在宫外等霍去病,这么晚了两人要干什么……有氏族之人忖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车架前行,一行人很快来到董仲舒居住在弟子白羽家里的院落外。

        天色擦黑。

        院门处,董仲舒在白羽的伴同下,要外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夫子要出门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吾等有事找夫子求教商谈。”李兆和李忠,太原王氏之主王谦皆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就一起吧,路上说。”董仲舒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人再次登上李氏的宽大马车。

        车厢里坐了六个人,有些挤,互相挨着。

        白羽在车架旁伴行,并未登车。后方还跟着另外几辆车辇,都是各家氏族之首的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夫子要去哪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去找冠军侯。”董仲舒回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位家主道:“我等离宫时,见冠军侯上了公主殿下的车,怕是不在家中,夫子可知其踪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董仲舒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等过来,是想求问夫子,可知陛下应冠军侯所奏,起了开疆拓土的念头?”

        董仲舒叹了口气:“我正为此事忧虑。冠军侯兵锋鼎盛是不假,但战场争锋,关乎国事,关乎生死,容不得半点错失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旦开战,我大汉各部皆要为战事倾尽全力。战事过频,对国家绝非好事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夫子去找冠军侯,是希望说服他收敛兵锋?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兆道:“以我观察,冠军侯怕是不易被人说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董仲舒笃定道:“若论兵事,冠军侯和卫大将军皆名将,但若论对陛下的影响力,以及陛下对臣子的信任程度,霍侯不做第二人想。

        冠军侯又是主战的将领,先说服他,方有减少战事的可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皆有同感。

        霍去病幼时就受皇帝教诲,有半数时间跟在皇帝身边长大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的君臣关系,和其他人都不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彻雄心勃勃,处事果断,能对他形成影响的人,确实少之又少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霍去病肯定位列其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夫子有多大把握,能说服霍侯?”几位家主同声问。

        董仲舒习惯性地抚了下胡须:“伱等可是以为,今日下午冠军侯得了兵府大主祭,上风已被他占尽?

        诸位可曾听过,有句话叫骄其兵,败其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兆双目微亮:“兵府之争,夫子是蓄意示弱,让那冠军侯稍占上风,还有后续手段制他?”

        董仲舒摇头道:“倒也不是蓄意让他占上风,他的兵锋在兵府内势不可挡,层层递进,我亦未曾料到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想阻他是阻不住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都明白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天下午,董仲舒眼看形势变化,无可挽回。遂顺势收敛,放弃了和霍去病争兵府控制权,但他谋划良久,暗中藏锋,明显还有后手,准备用来制约霍去病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刻他去找霍去病,便如同回马枪,打算用后手展开反击。

        不愧董夫子,就说其不该如此容易被冠军侯占尽上风,毫无还手之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夫子有多大把握,能说服冠军侯,让他遵从夫子之意?”

        董仲舒凝重道:“诸位经今日之事,当知冠军侯的厉害。决不能以其年龄尚轻,而有轻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兆苦笑道:“我等氏族传承之物都被他抢了,哪还敢有轻视之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董仲舒道:“如此甚好,这次去找他,我至少有六七成把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竟有如此之多……几位氏族之首精神一振,感觉峰回路转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时又不免好奇,董仲舒到底有什么手段,能压霍去病一头?

        几人在车内秘议片刻,很快来到未央宫以北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行人从车上下来,便见眼前一座宅邸,恢弘壮观又不失精巧。

        以众氏族之首的见识,对这宅邸也是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是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之前将这馔玉园赐给霍侯,他未要,陛下转而给了公主殿下。

        公主近些时日都在忙着装点这宅子。两人碰面,公主多会拉霍侯来给宅邸提些意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董仲舒说:“二人当在此处无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婚期在即,那宅内已经在做准备,有些地方披红挂彩,喜气洋洋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行人来到门庭处,看见有禁军值守,心忖果然在这里。

        霍去病身为郎中令,辖制禁军十万精锐,是有自己的亲兵的,所以门口有禁军守护,并不逾制。

        亲兵进去通报不久,就有门房出来带几人进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进宅邸,果然是个好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宅内有湖,回廊在湖面上横穿而过,走过去才能到彼端的正殿。

        回廊两侧挑着宫灯,曲折回旋,行走其上会发现宅内景致好到极处。廊道下的内湖里,还有几尾鱼儿蠢头蠢脑的游来游去。

        穿过小湖,才是内堂的待客侧殿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人进入殿内,刘清应是在内宅,并未露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有霍去病,仍是之前的郎中令官袍加身,还有一个人高马大的丫头,立在一旁,斜着眼睛打量几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天色已晚,但殿内灯火通明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人见过礼,各自落座。

        董仲舒开门见山:“霍侯可知我为何过来?”

        霍去病面容冷峻,不苟言笑:“可是夫子觉得我得了兵府,想来指点一二?”

        董仲舒当仁不让:“正是,霍侯以为成了兵府大主祭,就掌握了兵府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难道不是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自然不是,那兵府我祭炼多年,若真如此简单,我何必耗费诺大心血,操办推动此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董仲舒侃侃而谈:“兵府内外有诸多隐秘。我来问霍侯,你可是想以兵府为根基,兴兵事,传播兵家,教化民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霍去病嗯了一声。

        董仲舒道:“那就不会错了,我有两个条件,霍侯若应允,我便将兵府之秘相告,其他事也可商量,否则兵府便是为你所得,也无法使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几位家主坐看两人言语交锋,心忖听董夫子的词锋,显然很有把握。

        霍去病缓缓摊开手:“夫子所说的兵府之秘,可是指藏在亚圣吴起的简片背后,有一方兵家祭炼开启的兵府小天地,内蕴不少表面看不出的变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董仲舒愣了下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在这时,霍去病眉心微微发光,虎啸骤起。

        长安以北十里,那座兵府随之出现了新变化!

        这兵府之事,还有后续,但冠军侯似乎已经发现了……几位家主忖道。

        Ps:月初求票求票,稍后有个下月的更新计划,感兴趣可以看下~谢谢大家支持。


  (https://www.23xsww.net/book/58934/58934143/138803939.html)


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:www.23xsw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23xsw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