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尚小说网 > 精彩小说3 > 8、 人生小幼须早教

8、 人生小幼须早教


  
原文
人生小幼,精神专利,长成已后,思虑散逸,固须早教,勿失机也。吾七岁时,诵灵光殿赋,至于今日,十年一理,犹不遗忘;二十之外,所诵经书,一月废置,便至荒芜矣。然人有坎壈,失于盛年,犹当晚学,不可自弃。孔子云:“五十以学易,可以无大过矣。”魏武、袁遗,老而弥笃,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。曾子七十乃学,名闻天下;荀卿五十,始来游学,犹为硕儒;公孙弘四十余,方读春秋,以此遂登丞相;朱云亦四十,始学易、论语;皇甫谧二十,始受孝经、论语:皆终成大儒,此并早迷而晚寤也。世人婚冠未学,便称迟暮,因循面墙,亦为愚耳。幼而学者,如日出之光,老而学者,如秉烛夜行,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。
——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》
白话
人在幼年时期,精神容易达到专一,长大以后,思虑分散,所以应该早早施以教育,不要失掉机会。我七岁时候,诵读《灵光殿赋》,直到今天,十年温习一次,还不忘记。二十岁以后,所诵读的经书,一个月不温习,就生疏了。但困顿不得志而壮年失学的人,还应晚学,不可以自暴自弃。孔子就说过:“五十岁来学《易》经,还可以做到不犯大过失。”曹操、袁遗老而弥笃;都是从小学习到老年仍不厌倦的人。曾参十七岁才学,而名闻天下;荀卿五十岁才来游学,还成为儒家大师;公孙弘四十多岁才读《春秋》,凭此做上丞相;朱云也到四十岁才学《易》经、《论语》,皇甫谧二十岁才学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,都终成大儒;这都是早年迷惘而晚年醒悟的人。世上人到二、三十婚冠之年没有学,就声称太晚了,因循保守而失学,这也太愚蠢了。幼年开始向学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;老年犹好学,像秉烛夜行,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。
家训史话
西晋时期,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皇甫谧。皇甫谧生后遂丧生母,家道更加衰落,过继给叔父,十五岁时随叔父迁居新安(今浥池),在战乱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。自幼贪玩不习上进,跟村童编荆为盾,执杖为矛,分阵相刺。尽管经常受到叔母的责骂,仍旧不思悔改。他到了二十多岁,变得越发放荡不羁。由于他没有文化,说话办事粗鲁又糊涂。
尽管皇甫谧不上进,但他对叔父、叔母十分孝顺。有一天,不知他从哪里弄到一些时鲜的瓜果,兴冲冲地拿给叔母任氏吃。任氏没有吃他送来的水果,而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:“你已经二十多岁了,还是目不存教,心不入道,即使你拿世上最好的东西给我吃,我也不会高兴。”叔母说:“过去孟母三迁,难道是我没选择好的邻居而把你带坏了?还是我对你教育不够?不然,你怎么会顽皮愚钝到如今的程度?修身勤学,全靠你自己努力,最终也是你自己得到好处,与我没什么关系!”她说到这里,已是泣不成声了。
叔母开导,对皇甫谧的触动很大,第二天,他就拜村里席坦先生为师,开始认真读书,改掉了四处游荡的毛病。
皇甫谧读书极其用功,以“沉静寡欲,始有高尚之志,以著述为务”为人生信条,好心人劝他用功不要过度,以免损耗精神,伤害身体。皇甫谧微笑着对好心人说:“古人说‘朝闻道,夕死可矣,’”只要能学到知识和学问,就是少活几年也甘心。
皇甫谧生活的时代,读书是唯一的出路。有人劝皇甫谧出去谋个一官半职,日后也好光宗耀祖。而此时的皇甫谧已经立志终身钻研学问,以著书立说为志向。官府也不断地举荐他出去做官,都被他拒绝了。
皇甫谧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,他所著《针灸甲乙经》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的针灸专著,对我国针灸学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。
古训今鉴
亡羊补牢,犹未晚也,皇甫谧浪子回头,终成名医。但是如果不荒废人生前二十年的大好光阴,成就岂不是更大。颜之推这则家训劝诫后代,教育最好是从小时候就开始,如果已经晚了,也不是不可挽救,即使到了老年,只要去学习,也是值得赞扬的。
有心求学,什么时候都不算晚。幼年学的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,越来越亮指点人生之路;老年学的,像夜里走路拿著蜡烛,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。


  (https://www.23xsww.net/book/84289/84289970/28150451.html)


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:www.23xsw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23xsww.net